节点文献
可溶性ICAM-1及VCAM-1在自体外周血动员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 目的:探讨sICAM—1及sVCAM—1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造血动员患者的血清sICAM—1及sVCAM—1含量进行动态观测,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分析及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对整个动员过程的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在动员过程中,血清sICAM—1及sVCAM—1含量均较动员前或正常人显著升高;(2)血清中sVCAM—1水平与患者外周血CD34~+造血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呈平行性升高。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造血动员过程中,血清sICAM—1及sVCAM—1的含量与患者CD34~+细胞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监控造血动员过程的重要参数。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2-12
-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石家庄
- 【分类号】R446.1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