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CD34~+细胞动态监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宋文刚张明徽曲迅张彬彬徐英萍曹雪涛

【机构】 泰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摘要】 目的探索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动员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以便在干细胞动员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及时收取干细胞,把握最佳移植效果。方法将经药物动员的移植供体的外周血用CD34和CD45荧光抗体标记,用红细胞裂解液将红细胞裂解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运用恰当的分析窗口、有效的设门分析结合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确定CD34~+细胞在窗口中的确切位置,统计CD34~+细胞在全白细胞中的比例。结果本方法可有效的测定0.05%-0.1%的CD34~+细胞的相对含量,在药物动员的第5,6天外周血中CD34~+细胞可超过1%。应用本方法进行CD34~+细胞的动态监测,以下几个问题是获得准确信息的关键:1.获取白细胞的总数不少于10~5,由于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含量很少,在流式分析中至少需要100个左右的细胞成团分布,才能比较准确的确定为一个阳性细胞群体,如果阳性细胞少,很难排除假阳性细胞的干扰,特别是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非特异性结合。2.在窗口中正确的设门确定白细胞群,避免红细胞和碎片带来的干扰,关键是确保红细胞的裂解完全,否则很难分清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界限,容易使数据产生偏差。3.在CD34/SSC窗口准确框定CD34~+细胞的位置。从干细胞的特征分析,并结合反射门分析,CD34~+细胞在FSC/SSC窗口中位于大淋巴细胞区;在CD45/SSC窗口中,SSC值位于淋巴与单核之间,CD45丰度较低;在CD34/SSC窗口中,要结合小SSC的特点框定CD34弱阳性的细胞群(CD34分子的表达丰度较低)。4.常规用50%的小鼠血清作为封闭液以降低某些细胞的非特异性结合。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某些患者的B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较高丰度的非特异性结合受体,如各类Fc的受体,如果不进行阻断,非特异性结合造成的假阳性对结果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终浓度50%的小鼠血清基本可以有效的阻断这种非特异性结合。结论通过标记中的有效阻断和多参数分析,本方法可对外周动员血中微量的CD34~+细胞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对适时采集干细胞进行移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CD34CD45移植流式细胞术
  • 【会议录名称】 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1-12
  • 【会议地点】中国济南
  • 【分类号】R392.1
  • 【主办单位】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