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CT室

【摘要】 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表现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鼻部恶性肉芽肿7例,年龄20-48岁。病程3 个月-1年,患者多以间断性发热.鼻部不适.鼻部有臭味,鼻衄来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临床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软腭充血肿胀、表面溃烂。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 行鼻和鼻窦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模式:轴扫,层厚2.5mm,120KV,160mA,分别进行标准和骨算法重建。结果:标准重建图像:3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弥漫性浸润软组织影, 边缘欠光整,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表现为单侧下鼻甲不规则肥大,其中1例显示鼻前庭处软组织增厚,左侧鼻翼及上颌窦前壁脂肪间隙模糊,2例显示鼻后孔及软腭肿胀,密度不均, 后缘不规则,增强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骨重建图像:1例鼻中隔骨质破坏.1例上颌窦鼻突边缘模糊,1硬腭后缘骨质破坏。结论:恶性肉芽肿多始于鼻部.之后渐延及面部中线, 是一种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临床特征的少见肉芽肿。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炎性肉芽组织中含有多种组织细胞,或大量坏死组织。随着免疫组化的发展,恶性肉芽肿基本被归结为 T细胞性淋巴瘤和少量B细胞性淋巴瘤。CT表现(1)粘膜增厚:本病早期影像学表现为鼻中隔,鼻甲、硬腭的粘膜增厚,无特异性,类似鼻甲肥厚,边缘欠光整。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的标准重建图像均可以很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2)软组织肿块: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肿块边缘欠清晰,对称。增强后均匀强化无特异性。部分病例强化密度不均匀,可见部分坏死组织不强化。CT显示该征象良好。(3)骨质破坏:也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表现为鼻腔及鼻窦窦壁骨质甚至颅底骨质破坏。破坏大部为侵蚀样骨破坏,CT的骨重建图像能够很好显示。综合影像学、临床、病理(主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等进一步确诊是早期诊断的保障。

  • 【会议录名称】 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5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R739.6
  • 【主办单位】河南省抗癌协会、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