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层螺旋CT肾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程天明朱绍成吕传剑葛英辉李天晓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CT室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27例患者因肾动脉狭窄进行了DSA介入治疗,3例患者为DSA支架置入术后复查通畅情况。本组病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5-93 岁,平均63岁。扫描前准备:患者空腹口服水(不含造影剂)600-800ml,对病人进行吸气闭气练习,以避免由于呼吸运动在三维重建中出现波浪状伪影。扫描机器采用G E公司 Light Speed Plus(4层)多层螺旋CT机.扫描条件:120KV、200mA、0.5s/rot,扫描层厚 2.5m(4层),重建间隔1.25mm,螺距1.5(H S模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Omnipaque 300mg I/ml或碘海醇300mg I/ml).总量80-90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注射速度 2.5-3.5ml/s.延迟时间选用智能跟踪激发,扫描范围自肾上极至髂总动脉分叉。在SUN工作站(ADW4.0)进行影像后处理,分别行二维MPR及三维SSD、MIP、VR、MPVR及CMPR.并与轴位图像做综合比较诊断.结果:100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219条:51例患者肾动脉显示正常;18例显示肾动脉主干狭窄程度<50%.软斑块9例.混合性板块5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粥样硬化.4例为肌纤维发育不良:12例显示肾动脉主干狭窄程度在51-75%.合并有狭窄后扩张.均为混合性或钙斑.其中两例为大动脉炎所致;14例狭窄程度在76- 90%,以钙斑为主要表现,均合并主动脉粥样硬化:1例为肾动脉主干动脉瘤,呈囊状扩张; 1例为肾动静脉漏:3例支架置入术后复查者.支架显示良好,未见扭曲变形及再狭窄。结论:1、MSCT肾动脉CTA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新检查方法,对于临床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作无创性血管造影筛选,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患者.对于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随访,则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2、MSCT进行肾动脉CTA检查要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扫描参数、准确地延迟时间及患者的积极配合亦是十分重要的。3、不同的成像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应综合观察,特别是横断面图像的信息不能忽视。MIP、MPR、MPVR对肾动脉主干及其2、3、4级分支和血管内支架显示较好。SD、VR立体感强,可以在同一幅图像上显示腹主动脉、肾动脉全貌,并且可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CMPR将迂曲走行的血管拉直并进行360度旋转观察血管在各个方向的狭窄程度和长度,同时可以测量具体数值。

  • 【会议录名称】 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5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R816.7
  • 【主办单位】河南省抗癌协会、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