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斑节对虾人工选育群体不同家系微卫星遗传分析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 在南海水产研究所海南三亚通过控制交尾获得7个斑节对虾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取父母本以及18尾子一代共140个样品,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家系的遗传分析和家系识别研究。从95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6对有效引物进行扩增,16对引物共检测出79条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7个。分析比较发现DTLPM104标记可以鉴别1#和4#家系,DTLPM103标记可以鉴别3#家系,DTLPM402标记可以鉴别5#家系和6#家系,DTLPM218标记可以鉴别2#家系和7#家系,因此可以用4对微卫星标记对7个家系进行鉴别。运用TFPGA软件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各家系在每个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在0.00到1.00之间,7个家系在一些微卫星位点显著或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微卫星数据计算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MA图表明4#和7#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相似性最高,聚合在一起。2#和6#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1#、2#、3#、4#、5#和7#家系聚合在一起,6#家系单独聚成一枝,最后再与1#、2#、3#、4#、5#和7#家系相聚。本研究表明,利用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引物产生的DNA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地区分中国对虾7个家系。得到的遗传分析结果与各家系来源情况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微卫星技术在进行家系间的遗传分析中的可行性,可以利用它们进行斑节对虾的亲缘关系鉴定。
- 【会议录名称】 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8-11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F276.71.00845
- 【主办单位】广东省动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