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在脑胶质瘤自体免疫治疗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牛洪泉董震董芳永雷霆薛德麟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对树突状细胞(DC)和小胶质细胞(MG)在脑胶质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关系及DC疫苗治疗后的变化及人自体脑胶质瘤抗原DC疫苗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培养和鉴定骨髓来源的DC。大鼠分为肿瘤组(A)和治疗组(B)。免疫治疗后观察MG和DC表达的变化。人外周血提取DC进行培养和鉴定;制备自体脑胶质瘤抗原DC疫苗,检测其杀伤活性。病人分为试验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经过体外培养和诱导扩增,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可以转化为DC。可溶性抗原致敏DC诱导CTL杀伤活性明显提高。B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A组10天时有MG表达,20天时MG表达增加。B组10天时有DC表达,20天时DC表达增加。10天和20天时,B组DC表达均高于A组而MG表达均低于A组。临床研究显示3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38月、24月和13月。结论:早期、多次采用特异性可溶性肿瘤抗原DC疫苗治疗可以提高DC的功能。自体脑胶质瘤抗原DC疫苗治疗可抑制脑胶质瘤的复发和进展,是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 【会议录名称】 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4-07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R739.4
  •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