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广西甘蔗品种改良的成就及展望
【机构】 广西甘蔗研究所;
【摘要】 本文回顾了广西在过去几十年来甘蔗品种的替换历程及其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巨大作用。共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甘蔗品种时期,从当地的栽培品种竹蔗、玖瑰竹蔗、POJ2878、F134、GT11到现在被广泛种植的ROC16。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3年的五十多年中,广西的甘蔗总产量从0.4万吨发展到586万吨,提高了约1000倍,甘蔗单产提高了315%,从26.6t/ha.提高到66.5 ton/ha,每年提高6%,蔗糖分含量提高了0.92%个百分点,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大促进了广西的蔗糖产业。由于广西的植蔗土壤干旱和贫瘠,因此,甘蔗育种要以高产、高糖、抗旱、抗病及综合能力强为目标。自1956年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以来,总共选育并成功推广了21个自育甘蔗优良品种.培育一个优良新品种大约需要10到12年的时间,首先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内要花5到6年的时间进行品种筛选,接着要花5到6年的时间在所外进行区域试验.为了拓宽甘蔗育种的种质资源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了150多份野生种质材料和一大批优良材料,其中包话(?).Spontineum,S.arundinaceum,和Miscanthus,从国外引进了150个品种品种。崖城(YC)71-374,桂糖(GT)11,ROC1,CP65-357,CP72-1210,YC73-512,ROC10等种质资源作为新的父母本显示了很好的组合能力。分子遗传改良技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用于甘蔗育种也进行了新的偿试.广西的研究表明,甘蔗固氮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用PCR分子技术可以检测到宿根矮化病毒,用基因枪和农杆菌培养法转导S.spontaneum,E.arundinaceus bar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已经培养出来。
- 【会议录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4-09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
- 【分类号】S566.1
- 【主办单位】广西甘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