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放电等离子烧结中颈部形成机理探讨
Primary studies on the neck formation during SPS
【Author】 LIU Xue-mei, ZHANG Jiu-xing, SONG Xiao-yan, JIANG Zhe, GAO Jin-ping (The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Beiji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China)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简称SPS)是一种新的固体压缩烧结技术,它具有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冷却速度快、外加压力和烧结气氛可控、节能环保等鲜明特点,成为材料发展和组织优化的有力工具.SPS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阶段对SPS烧结过程的认识远未形成统一观点.SPS过程中颈部的形成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影响到整个烧结过程.本文针对火花等离子烧结颈部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认为:(1)在SPS烧结非金属材料过程中颈部的形成机理可能是塑性变形和蠕变;(2)导电材料烧结颈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火花放电现象发生,其主要机理可能是熔化和凝固、塑性变形、蠕变。同时,本文以纯铜为例,对其SPS烧结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烧结过程中颈部的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并给出了解释。
【Abstract】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is a newly developed rapid sintering technique with controllable sintering conditions. It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to fabricate materials and improve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s well. However, there are various opinion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SPS, especially about the mechanism of the neck formation, which is an very important stage during SPS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neck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PS will be mainly discussed, and the sintered microstructure obtained at the neck formation stage will be shown.
- 【会议录名称】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
- 【会议名称】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09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秦皇岛
- 【分类号】TF124
- 【主办单位】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包头稀土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辑部、《功能材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