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植物根际新型缓控释放微胶囊颗粒生物的药肥的研制与应用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摘要】 在作物根际应用新型缓控释放微胶囊颗粒生物药肥,可以达到对作物防病供肥的持续利用,缓控释放,靶向供给的目的。植物根际(rhizosphere,根围,根域等),是指生物和理化特性受到根系影响的紧密环绕根的区域,即是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较深刻的地区。根际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且活跃,构成特有的微生物区系,其中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被称为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为PGPR),PGPR对土壤有害病原微生物与非寄生性根际有害微生物(deleterious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简称DRMO)都有生物防治作用,对植物吸收利用矿质营养也有促进作用,并可产生有益于植物生长的代谢产物,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自从1978后Burr等人首先在马铃薯上发现并报导PGPR以来,至今发现包括假单孢菌等20多个属的根际微生物具有对植物防病促生长的潜能,目前,美国市场上出售的有发光荧光的假单孢菌PGPR制剂和丁香假单孢菌PGPR制剂,对杏、苹果、梨、马铃薯、番茄、草莓等有很好的防病和增产效果。我国台湾近几年研发推广的丛枝菌根真菌PGPR制剂,在西瓜、草莓、花卉等方面应用,也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为了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生物药肥应该是以选育获得性能优异的PGPR微生物菌株为主体,研制成生物药肥,尤其是研制成新型的缓控释放的微胶囊颗粒状的生物药肥,以达到对植物防病供肥的持续利用,缓控释放,靶向供给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科学实践证明,我们所选育的海洋放线菌MB-97和海洋细菌BAC-9912,配合丛枝菌根真菌(或外生菌根真菌)等是理想的PGPR生物药肥的微生物区系组成。选用新型的微胶囊颗粒制剂造粒机,添加微量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研制成1~2mm直径的新型微胶囊颗粒,而使其具有缓控释放、靶向供给的功能的生物药肥,是较理想的研制技术路线。
- 【会议录名称】 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
- 【会议时间】2002-03
- 【会议地点】中国苏州
- 【分类号】TQ458
- 【主办单位】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