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外周血CD62p、CD41、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孙丽君张凤肖陶杰梅闫永龙

【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摘要】 <正>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时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41) 的变化。了解其在R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20名正常体检者为正常对照。32例 RA活动期患者,其中30例经治疗后转为非活动期。采用血小板全血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的CD62p、CD41的阳性百分率,同时,做血小板计数(PLT)。结果:(1)RA患者的PLT、CD62p:活动期明显高于非活动期与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活动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RA患者的CD41:活动期、非活动期均较正常对照组为高,且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A患者在非活动期PLT一般正常,但当病情活动时, 血小板持续升高。在病情缓解后,PLT可以降至正常。所以PLT不仅能反映病情活动,且能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血小板的黏附、释放和聚集等反应统称为血小板活化。CD62p与活化的GP Ⅱb/Ⅲa (CD41/CD61)复合物均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化。外周血CD62p的水平对判断RA的活动性和预后有一定的帮助。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能显著降低RA活动期外周血CD62p的水平,这也有助于RA治疗药物的选择。RA的CD4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病情的活动性有关。上述结果考虑RA可能存在血栓形成倾向,尚需进一步证实。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
  • 【会议时间】2003-11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R593.22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