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福建水稻品种每公顷17t的产量结构分析
【作者】 谢华安;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文以福建省新育成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的特殊环境下,追踪调查了福建品种的产量水平,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育成的水稻品种具有超高产水平,单产达17.427~18.497t·hm-2;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无显著的相关,其中与有效穗数的正相关系数最大;产量与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平方米总粒数与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每平方米穗数对每平方米总粒数的贡献远大于每穗粒数;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有强的直接效应,贡献率达93.31%。显示,福建育成的水稻品种在云南涛源条件下超17t·hm-2的产量结构,是具有较多的穗数,兼容穗多与穗大,形成巨大的库容量,进而获得超高产。福建品种在云南涛源环境下,具有挺直的冠层叶片,使其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生产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倒性能,从而确保其高产稳产性。
【关键词】 水稻品种;
17t·hm-2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 【会议录名称】 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
- 【会议名称】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
- 【会议时间】2007-08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S511
- 【主办单位】华东六省一市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