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甜柿倍性育种新途径的理论与实践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罗正荣唐仙英谷晓锋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

【摘要】 柿属植物存在2倍体、4倍体、6倍体和9倍体等丰富的倍性系列。栽培柿(Diospyros kakiL.f.)的绝大多数品种均为2n=90的6倍体,但‘平核无’、‘刀根早生’、‘宫崎无核’、‘渡泽’等少数品种则为2n=135的9倍体,表现为3倍体的染色体行为和伪单性结实特性,生长发育正常。有学者推测:9倍体柿品种的起源可能与2n配子参与的有性多倍化有关。在部分着生雄花的品种中,确有2n花粉存在,其产生频率既与基因型有关,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一般为0.1%~19.5%。研究表明,甜柿2n花粉为FDR型,因而可高频率地传递亲本的杂合性和上位性,从而在无核柿种质的创制中有特殊的利用价值。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2n花粉授粉并结合胚抢救途径,已经获得9倍体甜柿后代。我们拟借鉴这一思路,以‘罗田甜柿’为母本,以较为远缘的‘日本甜柿’为父本,利用2n花粉高频率传递亲本杂合性和上位性以及胚抢救快速获得杂种的特点,探讨2n花粉育种对中国甜柿进行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以期在扩大变异范围、避免近亲交配,以及提高甜柿育种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并为其他果树的倍性育种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甜柿倍性育种理论实践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1-09
  •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
  • 【分类号】S665.2
  • 【主办单位】中国园艺学会、河北农业大学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