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食用煎炸油卫生学调查实验报告(摘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田延勇

【机构】 淮北市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科

【摘要】 油炸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油脂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反复加热产生质量变化。本文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于1987年7-8月对我市45家早点小吃的食用煎炸油和10份对照菜籽油进行抽样检验和煎炸的模拟试验,45份煎炸油中有菜籽油32份、菜籽、棉籽混合油6份、菜豆混合油3份和菜油、猪油混合油4份。检验结果45份样品酸价平均2.10(0.19-6.84),合格44份,超标1份;过氧化值平均0.064% (0-0.22%),合格43份,超标2份,羰基价平均38.08 mEq/Kg(9.37 -69.30 mEq/Kg),合格39份,超标6份。合计超标9份,超标率20.0%。10 份菜籽油的模拟试验时控制温度200-210℃,经20小时后,酸价由煎炸前的 2.19升高为煎炸后的2.40;过氧化值由0.10%变为0.06%;羰基价由11. 30 mEq/Kg升高为152.87 mEq/Kg,增加了14.3倍,并超过国家标准3倍而酸价和过氧化值则变化不大。卫生调查和模拟试验表明,油脂在煎炸过程中如何降低羰基价的水平,是保证食用煎炸油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控制油脂温度,加快油脂使用的周转率是降低羰基价比较有效的方法。

  • 【会议录名称】 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1988-05
  • 【会议地点】中国安徽
  • 【分类号】R155.5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食品卫生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