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γ辐射法去除二氯乙酸的研究

Study on degradation of dichloroacetic acid with γ-irradiation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包华影方秀琳刘远霞史丽斐

【Author】 BAO Huaying FANG Xiulin LIU Yuanxia SHI Life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摘要】 二氯乙酸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有机副产物之一,对人体有较高的致癌风险。本论文首次以氯离子浓度为指标,对直接γ辐射法、直接臭氧氧化法和臭氧-γ辐射联合法处理含二氯乙酸的模拟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吸收剂量、溶质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气氛对二氯乙酸辐解效果的影响,发现:随吸收剂量的增大,二氯乙酸的去除率及溶液中产生的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到一定剂量时则增长趋势变缓;每分解一个二氯乙酸分子,近似可以产生两个氯离子;在本实验条件下,二氯乙酸的初始浓度越大,产生的氯离子浓度越大,且氯离子浓度与二氯乙酸初始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溶液的pH值对二氯乙酸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的去除效果略好于碱性溶液(pH=11.04);空气、氮气饱和状态下二氯乙酸的去除率和所产生的氯离子浓度均随吸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但空气饱和的二氯乙酸溶液的辐照去除效果较好。 对比? 辐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γ辐射法对二氯乙酸的去除效果,发现臭氧-γ辐射法最佳,直接辐照法其次,臭氧氧化法对二氯乙酸的去除效果最差。

  • 【会议录名称】 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4-10
  • 【会议地点】中国西安
  • 【分类号】TU991
  • 【主办单位】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