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 G1~G2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肝脏组织病理的关系,探讨血清 HBV DNA、HBeAg 含量、肝组织内 HBcAg 表达情况和肝脏病理之间内在的关系和规律。方法:对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检测血清 HBV DNA、HBeAg 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内 HBcAg 表达情况。结果:(1)G1级、G2级各占105例(50%)。纤维化分期 S1期101例(48.1%),S2期55例(26.2%)。G1级患者的纤维化分期主要在 S1期,G2级患者则主要集中在 S1~S2两期。(2)G1级患者年龄为14~ 53(28.8±9.3)岁,G2级患者年龄为14~57(32.0±9.5)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0、S1、S2期的年龄分别为14~52(27.7±10.8)岁、14~52(30.2±9.0)岁、14~48 (29.4±9.3)岁,均比 S3期的年龄23~53(35.0±8.1)岁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肝脏炎症分级与血清 HBV DNA 定量水平血清 HBeAg 阳性肝细胞内 HBsAg、HBcAg 的阳性率无关。(4)随着纤维化程度增加,血清 HBeAg 阴性患者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肝脏 HBcAg 阳性率逐渐下降,特别是 S1期与 S3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血清 HBV DNA 水平升高,肝组织 HBsAg、肝组织 HBcAg 阳性率增高。血清 HBeAg 阳性患者血清 HBV DNA 高, 其中有84.2%的患者血清 HBV DNA>10~5拷贝/ml。血清 HBeAg 阳性与阴性患者肝组织中 HBcAg 阳性率分别为86.7%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血清 HBeAg、血清 HBV DNA 定量以及肝细胞内 HBcAg 的阳性率,可以了解肝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在结合临床及病理情况,可以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 【会议录名称】 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8-09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R512.62
- 【主办单位】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治疗及预防技术咨询中心、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