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青少年“野性自由”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青少年对"自由"有着更执著的追求与向往,但现实中个性自由存在"异化"的倾向。在现实中表现为:个性自私化,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自由追求中,模糊了是非、荣辱、善恶的标准;用法律消解道德,为了放纵的自由寻求庇护;"性行为的无所谓"冲击性道德观念等。要超越异化的自由必须注重对自由主体的良性塑造:培植感恩和怜悯情感、提高认识和辨别能力、树立荣辱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尊重和责任意识。
- 【会议录名称】 “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
- 【会议时间】2008-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B82-05
- 【主办单位】中国伦理学会、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北京伦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