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晋南牛与部分地方黄牛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曦张元庆贺东昌张喜忠李博王栋才靳光李福星杨效民徐芳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省运城市黄牛场

【摘要】 (目的)利用微卫星技术,检测晋南牛、郏县红牛、鲁西牛、秦川牛四大地方黄牛的牛群遗传结构多样性,群体遗传组成,彼此间的遗传关系等重要遗传信息。(方法)采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对4个牛群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6个微卫星DNA标记中,除HEL9位点在所有牛群中呈单态外,其它15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676个。BM1818为低度多态(PIC=0.0830,PIC<0.25),其余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其中HUAT24多态性最大(PIC=0.7275)。四个牛群共检测到80个等位基因,其中晋南牛为63个,郏县红牛为65个,鲁西牛65个,秦川牛68个。在IDVGA46位点,仅有晋南牛有B等位基因,而在TGLA44位点,仅有晋南牛没有B等位基因。四个牛群的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385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403,平均杂合度为0.5780。晋南牛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与鲁西黄牛、郏县红牛及秦川牛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675、8.815、8.815。(结论)晋南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是一个生长进化上较为封闭的群体。

【关键词】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晋南牛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2014)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2014)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 【会议时间】2014-11-08
  • 【会议地点】中国海南澄迈
  • 【分类号】S823.2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