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荷瘤裸鼠的早期疗效评估的实验研究
【作者】 赵艺蕾; 郭庆渠; 杨根仁; 汪启东; 刘锦鹏; 张鑫; 张胜; 李欣; 许顺良;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肝胆外科; 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
【摘要】 背景:索拉非尼(sorafenib,商品名:多吉美/Nexavar),作为一种"多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2007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肝细胞癌,2008年中国SFDA批准其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索拉非尼的多靶点机制使其具有广谱、耐受性好和易于联合用药等优势,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有效的监测疗效手段来调整治疗方案。该研究旨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来检测荷瘤裸鼠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该项目经浙江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用于动物研究。40只荷瘤裸鼠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GE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和小动物线圈。T1WI,T2WI和DWI横断面扫描。荷瘤裸鼠分别于服用索拉非尼前、服药后1天、10天、14天和18天(40mg,bid)进行扫描。DW图像上进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并对比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使用配对学生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服用索拉非尼前肿瘤在T1WI,T2WI上呈等信号,未见中心坏死。服用索拉非尼10天后,T2WI上出现肿瘤内部坏死,同时,ADC值明显迅速上升。但是,对照组的肿瘤ADC值只是缓慢上升。病理切片上显示出治疗组瘤体中心小血管闭塞,未见坏死细胞,同时,凋亡细胞可见。在治疗14天后,部分肿瘤内部出现细胞再生现象,ADC值持续下降,对照组肿瘤ADC值反而出现缓慢上升。结论:索拉非尼诱发荷瘤裸鼠早期肝细胞癌内部坏死和细胞凋亡,表现出局部ADC值显著的改变,磁共振DW成像可用于疗效的早期评估,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 【会议录名称】 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07-11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R735.7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