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也群石文静陈超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 目的我国虽早已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但筛查现状及ROP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清楚,目前仍没有全国性的数据。本文通过多中心合作研究,进行规范的ROP筛查,在较大范围内前瞻性调查我国多家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旨在了解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国不同地区共17家医院的新生儿科和眼科建立多中心协作网,将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ROP筛查协作单位收治入院的出生体重<20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或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纳入研究。用Retcam11电子眼底摄像进行视网膜检查。各单位研究人员记录眼底检查时间、检查结果和完整的临床资料,并及时随访。当研究对象眼底随访结束后将资料送至研究中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17家医院共计4223例ROP筛查资料,发现在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或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以及住院期间因重大疾病需长时间氧疗的早产儿中ROP发生率为15.84%。在这些ROP筛查病例中,<28周早产儿ROP发生率是58.73%;28周~<30周为37.09%;30周~<32周为16.01%;32~<34周为8.94%。34~<36周为3.68%。ROP发生率随胎龄的减小而逐渐增高。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ROP发生率为48.33%;1000g~<1250g为41.06%;1250g~<1500g为21.07%;1500g~<2000g为8.84%;>2000g为3.19%。ROP发生率随着出生体重减小而逐渐增高。669例ROP患者中,ROP1期423例,占ROP总数的63.22%,ROP2期189例,占ROP总数的28.25%,ROP3期57例,占ROP总数的8.52%,无ROP4-5期。急进型ROP2例,激光或手术治疗者共51例。ROP轻度者占总数的91.48%。ROP重度者占总数的8.52%。其中,华南与西南地区ROP发生率较低,发生率<5%,东北及西北地区ROP发生率较高,处于25%~35%之间,其余地区ROP发生率处于15%~25%之间。地理位置偏北者,发生率偏高。海拔位置较高的地区,ROP发生率相对较低。妇幼保健院的ROP发生率为11.25%。较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低,后两者ROP发生率居于15%~25%之间。结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胎龄<34周或住院期间因重大疾病需长时间氧疗的所有入选早产儿中ROP发生率为15.84%。东北、西北ROP发生率偏高,华南和西南地区发生率偏低。海拔高的昆明地区,ROP发生率偏低。如不同孕母年龄与孕母糖尿病、患儿不同出生体重与出生胎龄、患儿罹患RDS、呼吸暂停、败血症及感染等疾病及相关治疗措施,其ROP发生率也有相应变化特点。

  • 【会议录名称】 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
  • 【会议时间】2012-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嘉兴
  • 【分类号】R722.6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