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西罗莫司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大鼠模型肾脏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庄垟垟蔡勇陈必成倪晓洁张岩王芳夏鹏杨亦荣郑少玲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PAN)大鼠大量蛋白尿及肾小球足细胞zo-1、podoc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AN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改变机制。方法将2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N组(各7只)和西罗莫司组(8只),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后两组尾静脉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制作PAN肾病模型。西罗莫司组于造模前1天(d0)至处死当天每日一次给予西罗莫司溶液(2mg/kgd)灌胃,对照组及PAN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于造模前一天及造模后4天、10天留取24小时尿液并取尾静脉血分别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尿蛋白电泳及血白蛋白、肾功能、血脂检测,每组3~4只于第10天处死取双侧肾脏组织标本,余下每组各4只于第4、6周留取24小时尿液,并于第6周尾静脉取血后取双侧肾脏,采用病理染色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zo-1、podocin蛋白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PAN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后第4天开始出现蛋白尿,10天蛋白尿达高峰,出现大量蛋白尿,4周时蛋白尿恢复至正常,6周时尿蛋白再次升高;血生化检测10天时血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西罗莫司组大鼠造模后相应时间点亦有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及出现蛋白尿,但西罗莫司组尿蛋白量峰值下降,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及蛋白尿均较同时间点PAN组轻。尿蛋白电泳结果示PAN组和西罗莫司组大鼠的大量尿蛋白均以中分子蛋白为主。光镜检测对照组各时间点肾组织未见病理改变,PAN组实验第10天可见肾小管内大量蛋白渗出,6周时肾小管蛋白渗出减少,与同时间点的PAN组相比,西罗莫司组蛋白管型明显减轻。电镜检测示10天时PAN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结构基本完整,无增厚,可见大量足突广泛融合,足突微绒毛化;6周时足细胞病变逐渐恢复,仍可见少量足突局灶性融合。西罗莫司组10d时肾小球局灶性足突融合多见,但较PAN模型组轻,6周时偶见足突局灶融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罗莫司组各时间点肾小球足细胞zo-1、podocin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PAN组,但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结论 zo-1、podocin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PAN肾病大鼠大量蛋白尿的发生。低浓度的西罗莫司可减轻PAN肾病大鼠的蛋白尿水平,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足细胞zo-1、podocin蛋白表达修复,减轻足细胞损伤,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以减轻蛋白尿发生,进而保护肾脏功能。

  • 【会议录名称】 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2-09-2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金华
  • 【分类号】R-332;R692.9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