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硼替佐米为基础联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 何静松; 杨励; 韩晓雁; 郑高锋; 郑伟燕; 魏国庆; 吴文俊; 叶琇锦; 施继敏; 谢万灼; 李黎; 张洁; 黄维加; 黄河; 蔡真;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
【摘要】 目的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出现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本研究对新诊断MM患者进行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并进行相关临床观察。方法研究2006年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本单位就诊的102例初发未治MM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包括BDT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并在化疗间歇期予沙利度胺;BD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CD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BAD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作为一线治疗,其中35例患者接受BDT方案,19例患者接受BD治疗,32例患者接受BCD治疗,16例患者接受BAD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接受中位疗程为3疗程的治疗。结果 (1)10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疗效≥PR)为85.3%,包括27.5%VGPR和23.5%CR/nCR。三药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疗效≥PR)优于BD方案,BDT、BCD和BAD分别为85.7%、90.6%和93.8%,而BD仅为68.4%。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发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1疗程即能获得良好疗效,BDT、BCD、BAD和BD组1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5.7%、75%、62.5%和42.1%,其中BCD的1疗程总有效率、PR均明显优于BD方案(P=0.019,0.046)。(2)BDT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0个月(95%CI:9.8-20.2个月),BD组为12.0个月(95%CI:8.2-15.8个月),BCD组为13.0个月(95%CI:5.8-20.2个月),BAD组为12.0个月(95%CI:7.8-16.2个月),各组间无显著差异。BDT组中位生存期(OS)为35个月(95%CI:13.5-56.5m),BD、BCD及BAD组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但BDT组和BCD组有显著差异(P=0.035),其余各组总生存之间无明显差异。对于年轻组患者(<65岁)和老年组患者(≥65岁),4个治疗组患者的PFS、OS生存函数间无显著性差异。(3)102例患者根据年龄分组,年轻组患者(<65岁)的PFS、OS显著优于老年组(≥65岁)(P=0.009,0.004)。血清白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Durie-Salmon分期对患者PFS有影响,而Durie-Salmon分期、血红蛋白水平的高低影响患者的OS。(4)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乏力、感染、带状疱疹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BDT组(91.4%)要高于BD组(73.6%),BCD组(68.7%)和BAD组(74.9%),2级或3级周围神经的发生率在BDT组(45.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具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用于有效治疗新诊断MM患者,三药联合的疗效优于两药联合。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Durie-Salmon分期、骨髓浆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水平、早期M蛋白水平降低是影响患者PFS、OS的重要指标。联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乏力、感染、带状疱疹以及周围神经病变,但严重周围神经病变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亦相对较少。
- 【会议录名称】 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
- 【会议时间】2012-06-0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丽水
- 【分类号】R733.3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