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决策制定中的潜在价值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摘要】 目的联合应用心肌灌注显像(MPI)与CAG,通过分析冠心病(CAD)患者再血管化治疗前的功能性狭窄冠状动脉存在情况,探讨MPI在CAD再血管化治疗决策制定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疑诊或确诊CAD的患者49例,均先后接受负荷99mTc-MIBI MPI及选择性CAG检查。根据治疗情况,患者被分为药物治疗组32例,平均年龄(63.7±14.1)岁,与再血管化组17例,平均年龄(68.3±9.2)岁;其中26支血管接受了再血管化治疗。将CAG示血管狭窄≥50%并且MPI示该血管支配区心肌为可逆性或固定性缺损改变的冠状动脉定义为血流受限的功能性狭窄冠状动脉。分别基于患者及血管(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水平,分析2组中功能性狭窄冠状动脉的存在情况。结果在药物治疗组,15.6%(5/32)患者中5.5%(7/128)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其中6.3%(2/32)患者及1.6%(2/128)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在再血管化组,所有患者中38.2%(26/68)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其中52.9%(9/17)患者及17.6%(13/68)冠状动脉m流受限。47.1%(8/17)不存在功能性狭窄冠状动脉的患者接受了再血管化治疗,而50%(13/26)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冠状动脉支配区心肌血流正常。结论在CAG基础上,结合MPI提示的心肌血流信息,将能避免近半数不必要的CAD再血管化治疗。MPI在CAD再血管化治疗决策制定中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 【会议录名称】 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1-25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温州
- 【分类号】R541.4;R817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