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比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余华晨温宏张宇胡月正潘孝云陈成旺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比较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随访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病例分为两组。A组为骨水泥组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共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75-92岁,平均82岁。B组为非骨水泥组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共56例,其中男21例,女36例,年龄75-87岁,平均80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同时行X线检查及疼痛、功能、其他相关并发症的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2-68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骨水泥组3例发生死亡,非骨水泥组1例发生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等方面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比骨水泥组少12.4分钟,术中失血少89m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而手术切口,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的的Harris相近,术后3月骨水泥组为70.9分,非骨水泥组为72.1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年骨水泥组为78.9分和非骨水泥组79.8,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骨水泥置换组术后3个月,40例可以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辅助器行走,5例仅能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可以独立行走,25例需助步辅助器行走,4例仅能活动。骨水泥置换组的9例出现并发症,2例脱位,1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假体周围松动,2例肺部感染,2例创口浅部感染,非骨水泥置换组的6例出现并发症1例为假体松动,1例假体脱位,3例位假体周围骨折,1例肺部感染。结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 【会议录名称】 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1-10-13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4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