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BPH患者前列腺内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摘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付军红何有华吴道珠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内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在判断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以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symptoms,LUTS)就诊的BPH患者80例,通过经直肠超声对80例患者进行前列腺内腺动脉RI检测,并将病例根据RI值分为对每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尿动力学检测获得尿流率、逼尿肌压、AG数、膀胱出口梗阻等级等尿动力学指标。根据RI值将所有患者分为<0.6组、06~0.7组、0.7~0.8组、≧0.8组四组,计算各组中BOO的发生率。根据AG数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梗阻组和无梗阻组,比较两组的RI值差异。根据RI值分为≧0.7组和<0.70组,比较两组AG数的差异。根据LinPURR列线图将所有患者分别归入梗阻组和非梗阻组,梗阻组根据梗阻等级分梗阻Ⅲ、Ⅳ、Ⅴ、Ⅵ级四组,比较各个梗阻等级之间RI的变化。分析前列腺内腺动脉RI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及RI判断BPO的精确性。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软件。

  • 【会议录名称】 2009年浙江省男科、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9年浙江省男科、泌尿外科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05-22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缙云
  • 【分类号】R697.3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