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性早熟女孩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候量化的研究模式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林燕燕俞建时毓民汪永红孙雯张亦群胡红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摘要】 对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女孩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性早熟中医证候量化的研究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由专家根据中医证候进行量化标准对患儿证候进行量化评定,运用聚类分析分析方法 ,研究性早熟患儿中医证型、证候分布规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量化各项证候指标,采用取大取小法、和-积法对比与专家诊断符合率,确定性早熟中医证候研究模式。结果:在性早熟组女孩中,阴虚火旺为主兼肝郁化火证43.81%(46例),以阴虚火旺证为主,兼证以肝郁化火为主、痰湿内蕴次之28.57%(30例),单纯阴虚火旺证13.33%(14例),阴虚火旺为主兼痰湿内蕴证10.48%(11例),阴虚火旺证为主,兼证以痰湿内蕴为主、肝郁化火次之3.81%(4例);青春期早发育组女孩中证型分布规律与性早熟女孩类似。两实验组中,常见症状、体征为怕热、五心烦热、尿黄、盗汗、口臭、自汗、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大部分患儿症状为轻、中度,但是出现频率高低不一致。舌脉象以舌尖红、脉滑为主,证型与舌脉象特点不全一致,临床专家采用的滋阴泻火法治疗,偏舍脉从证;证候量化研究模型中,采用和-积法计算,与专家诊断符合率高达91%。结论:105例性早熟和62例青春期早发育女孩中,以阴虚火旺证为主要证型,兼有肝郁化火、痰热内蕴,其中肝郁化火为主要第二兼证,单纯阴虚火旺证所占比例较低;舌脉象以舌尖红、脉滑为主,证型与舌脉象特点不全一致;证候量化研究模型中,采用和-积法计算,与专家诊断符合率高达91%,为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性早熟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性早熟中医证候模糊数学聚类分析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
  • 【会议时间】2012-09-01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张家界
  • 【分类号】R272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