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前足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任高宏胡稷杰黎健伟蒋桂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创面的技术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部软组织缺损2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5.5cm×9.0cm~18.6cm×26.8cm,皮瓣切取范围6.0cm×9.6cm~11.0cm×28.0cm。切取皮瓣前,先用多谱勒找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在大腿前外侧的皮肤穿支,先自大腿内侧阔筋膜浅层切取皮瓣,找出皮瓣的穿支血管后,注意保持皮瓣穿支血管周围的少许软组织,沿穿支血管向股前外侧肌肉内逆行解剖,仔细扎结该穿支血管近端向肌肉内发出的其它分支,直到血管蒂的长度和口径与受区相匹配。如果切取的穿支皮瓣面积达大,可同时逆行解剖2个皮瓣的穿支以供受区吻合。同时在大腿近端找出并标记股外侧皮神经,并将其与足部受区的感觉神经吻合重建足部感觉。结果 23例穿支游离皮瓣全部存活,1例因皮瓣切取过多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受区切取皮瓣面积过大直接缝合,导致伤口延期愈合再次手术植皮,未出现其它并发症。除2例失访外,其它22例患者经4~13个月随访,受区感觉3~6个月恢复,皮瓣色泽、质地、外形与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保留了大腿供区的肌肉、深筋膜和运动神经,将供区的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其血管恒定,血管蒂长,供区隐蔽,并可形成带股外侧皮神经的感觉神经皮瓣,用来游离修复前足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
  • 【会议时间】2013-01-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658.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