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学科的发展与挑战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韩德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 以"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等多因素为背景的当代医学发展模式,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也为我们寻求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让我们时刻无法回避时代进步的挑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医学界、在全社会迅速进步的洪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学科间的激烈竞争致使学科疆域也将更加趋于不稳定,形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在学术思想、在技术创新诸多方面突破思维定势。前进中,学科仍然存在着很多发展中面临的困惑。例如,技术迅速普及与缺少规范化培训;学科梯队建设和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新兴边缘科学的发展与投入程度薄弱;各地区学科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均衡等亟待改善。本学科下属的三级学科均已具有一定规模,内部专业特色各异,发展与挑战并存,冷静思考、分析利弊,谋求科学稳定发展不失当务之急。耳科学从学科的基础建设方面考量,要加强的工作还很多,如:人工听觉技术、耳鸣及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治疗研究等。鼻科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在解除鼻腔炎性以及结构变异等带来的通气引流功能障碍的同时,在鼻颅底、鼻眼相关疾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睡眠上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研究中,解除鼻腔源头性阻塞作用的鼻腔扩容技术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开辟了新的领域,但仍需不断修订完善临床诊疗指南,严格手术适应症、加强人员培训。在咽喉科学领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由于其居高的发病率以及波及多学科的源头影响,成为临床诊疗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缺乏临床技术准入与评估标准,各地区技术成熟度极不平衡,需要敦促修建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加强诊断及临床技术培训,以提高治疗水准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头颈外科学领域,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面,认同感有了很大提高,未来仍需强化肿瘤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理念,强化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并重,关注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及号召更多的青年才俊参与头颈外科学的工作中来。

  • 【会议录名称】 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2-10-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R-2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