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的心房颤动负荷及相关因素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肖艳龙刘斌张基昌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与常规治疗减轻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负荷的比较及房颤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 1年1月1日,因心力衰竭伴发房颤(伴风湿性心脏病者除外)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住院患者69例,其中行CRT者9例。对20例无永久性房颤的CRT植入失败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心力衰竭原因以及阵发性房颤病史各匹配3例CRT植入成功患者一其中2例为应答者,1例为未应答者(根据多普勒彩超结果分组),未行C R T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在1年的随访期内,记录的快速心房率以及模式转换事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阵发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房颤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①CRT应答组房颤复发率较低(CRT应答组0/6;CRT未应答组1/3;未行CRT者23/60,P<0.05)。②二尖瓣反流程度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r为2.722,P<0.05)。③应答组的二尖瓣反流较无应答者明显减少,各组间左心房内径的改变相近[对照者(0.03±-0.92)cm;应答者(-0.18±-0.80)cm;无应答者(-0.11±1.01)cm],房颤负荷无明显差异。结论 CRT后房颤发生率较低,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亦降低,CRT植入患者房颤发生率二尖瓣反流程度相关。与无应答组或未植入CRT的对照组相比,CRT可逆转左心室重构并改善临床症状,但是未能显著减轻应答者的房颤负荷。然而,CRT或许可以延缓新发房颤的发生。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2-09-13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R541.7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