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彭文祥张志杰姜庆五庄建林周艺彪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摘要】 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能否北移成为目前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温度与水是决定钉螺分布范围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为控制因素。因此选择何种温度指标来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探讨了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较好气温指标,并用其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方法分别选用1月平均气温0℃、1月平均最低气温-4℃、1月平均气温0.9℃作为划分血吸虫病传播北界线的指标,并将划分结果与血吸虫病流行县的空间范围进行叠加拟合,以分析不同气温指标与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吻合程度;根据中国气候的最新研究结果 ,2050年选2.3℃、2100年选3.9℃,在ArcView支持下进行空间分析运算,获得2050年与2100年的中国全国的1km2的栅格气温数据。结果 1月平均气温≥0.9℃的区域与历史(现有)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拟合最好;2050年和2100年气温预测分布图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区可能北移,2100年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敏感区域较2050年的明显扩大。结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若钉螺扩散,且适宜钉螺孳生的其他条件满足,则存在钉螺北移的风险。因此若干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分布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将带来挑战,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 气候变化钉螺气温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05-18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532.21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P.R.China)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