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经口和胸腔接种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及野毒株的研究
【作者】 张海林; 章域震; 俞永新; 冯云; 董关木; 杨卫红; 贾丽丽; 姚亚夫;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病毒立克次体研究中心;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摘要】 目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并证明十分安全,动物和细胞多次传代也证实其表型和基因型十分稳定,但病毒是否能通过媒介蚊虫叮吸接种疫苗者的血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引起疾病,仍然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对蚊虫的敏感性,确定被该减毒活疫苗免疫的宿主动物和人在被媒介蚊虫叮咬后,是否存在感染和传播的可能,进而对该疫苗的特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建立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的实验室种群,将乙脑SA14-14-2疫苗株和野毒株(Nak)病毒悬液分别作10倍系列稀释,以100~10-9(共10个稀释滴度)分别经口感染和胸腔接种两种库蚊,感染后不同时间取一定数量的蚊虫,研磨制成悬液,应用空斑试验方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蚊体内的病毒存在情况和病毒滴度。结果 经口感染:在用6.06logPFU/ml SA14-14-2病毒经口感染的两种库蚊中,没有检测到病毒空斑,即没发现蚊虫的感染;在用较高的6.18logPFU/ml病毒经口感染的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中,分别有一组蚊虫出现低滴度感染,空斑形成单位分别是1.24和1.11log10PFU/ml;在用野毒株经口感染的两种库蚊,共计19组蚊虫中,有14组发生感染,空斑形成单位在3.18~4.79log10PFU/ml。胸腔接种感染:接种疫苗病毒后,两种库蚊在100~10-3稀释时发生感染,在10-4~10-9稀释时,未发生感染;被感染的三带喙库蚊体内最高病毒滴度为4.48logPFU/ml,致倦库蚊为5.63 logPFU/ml。接种野毒株后,致倦库蚊在100~10-5稀释时,发生感染,最高病毒滴度为6.59 logPFU/ml;三带喙库蚊在100~10-4稀释时,发生感染,其最高病毒滴度为5.74 logPFU/ml。结论 作为乙脑主要传播媒介的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对SA14-14-2疫苗株病毒的经口感染和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严重受限,但经胸腔接种SA14-14-2株后,病毒能在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体内繁殖。而对照实验表明,这两种库蚊无论经口或胸腔接种野毒株均能在蚊体内繁殖,且蚊体内病毒滴度均较高。本研究表明当蚊虫叮咬接种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的人后,蚊虫不具备发生乙脑病毒感染和传播的能力,认为该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05-18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392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P.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