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甲型H1N1流感伴肺炎致低氧血症9例无创通气治疗
【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甲型H1N1流感伴肺炎致低氧血症患者的血气特点,探讨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策略。方法 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2月1日共收治9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致低氧血症,达到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诊断标准,予无创通气(NIV)。主要观察指标:(1)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持续监测;(2)上机前、上机2h后、撤机后复查血气,对疗效进行评估;(3)床边胸片检查,注意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有无NIV肺部并发症(包括气胸、纵膈气肿、皮下气肿);(4)应用NIV的天数;(5)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例数;(6)患者的病死率;(7)一线医务人员因治疗护理甲型H1N1流感患者而被感染的例数。结果所有患者的PaO2/FiO2均低于300 mmHg,为85~210 mmHg,平均(141±39.07)mmHg。PaO2为51~86 mmHg,平均(59.39±11.46)mmHg。9例患者中,除合并COPD1例PaCO2在正常范围(43 mmHg)外,其余均表现为过度通气,PaCO2 25~32 mmHg,平均(29.38±2.77)mmHg。9例呼吸衰竭NIV患者中,1例无创配合差,2天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其余8例均配合良好。上机前及上机后2h,患者PaO2、PaO2/FiO2、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无创通气的时间为1~15天,平均(7.44±4.36)d。无气压伤发生,住院病死率为0%,无一线医务人员因治疗护理甲型H1N1流感患者而被感染。结论甲型H1N1流感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换气功能障碍,无创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氧合、降低插管率,BiPAP无创通气对甲型H1N1流感伴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 【会议录名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
- 【会议时间】2010-08-01
- 【会议地点】中国山西太原
- 【分类号】R511.7
- 【主办单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山西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