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作用的临床观察
【机构】 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急诊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名心肺复苏术后无自主呼吸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控制通气组(A组)、5:5高频程序控制通气组(B组)及7:3高频程序控制通气组(C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呼吸支持。自主循环恢复开始记时,分别测定0 h、1 h、4 h、12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PIP)。结果1.B、C组PaO2、OI在1 h、4 h、12 h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PaO2、OI在4 h、12 h、24 h均高于B组(P<0.05)。PaCO2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时点,B、C组PIP、CVP均低于A组(P<0.01);B、C组MAP均高于A组(P<0.05),三组HR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对心肺复苏患者具有较好的呼吸支持作用,改善氧合快,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易产生二氧化碳潴留,使用便捷。两种程序控制通气中,高频与常频通气时间比为7:3的高频程序控制通气模式的通气效果更佳。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200692)
- 【会议录名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
- 【会议时间】2009-07-30
- 【会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 【分类号】R459.7
- 【主办单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