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时间间隔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伍洲梁符文彬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摘要】 目的通过不同间隔时间针剌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研究,找出较佳的治疗间隔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颈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PEMS3.1软件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隔天一次,每周三次,周六、日休息)和治疗2组(每天一次,每周五次,周六、日休息),均针刺双侧百劳、大椎、双侧肩中俞、双侧中渚。共治疗1 0次。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运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来观察两组间的差别,在治疗1组治疗六次(相当于治疗2组完成疗程时,即第二周末)用NPQ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观察相同治疗时间两组的差别,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有效率分别为78.57%与74.07%,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1组与治疗2组NPQ及McGill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第六次后较治疗前NPQ及McGil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后较治疗第六次后NPQ及McGil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PQ及McGil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组第六次治疗后与治疗2组治疗后NPQ及McGil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NPQ及McGill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数据分别相差20%与30%。两组治疗暂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记录。结论:治疗颈椎病颈痛中,隔天针刺一次与每天针刺一次都是有效果的,隔天针刺一次可能更有效率。但对两种间隔时间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关键词】 颈椎病颈痛针刺间隔时间疗效评价
【基金】 针灸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研究(香港)。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06B50107006);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重点项目(2006BAI12B04)
  • 【会议录名称】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
  • 【会议名称】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09-1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246;R274.9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ture-moxibustion)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