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表达以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干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涛潘怀耿陈远能黄适王小平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表达变化以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干预溃结癌变的机制。方法 :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药提取物干预20周。分别应用光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其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特点;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部分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充血肿胀,未见溃疡及癌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比较,β-catenin、C-my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介导β-catenin、C-myc表达,发挥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效应。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1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
  • 【会议时间】2011-06-17
  • 【会议地点】中国山西太原
  • 【分类号】R285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