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的建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沈伟施海明罗心平李勇张晓龙金波潘俊杰范维琥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摘要】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比较血管新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心肌中发生机制的差异。方法:选择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10只为普通饮食对照组,B组10只为高脂饮食组,共喂养9周。第3周末心导管封堵冠状动脉血管致急性心肌梗死。测定不同时期血脂水平。实验终点,苏丹Ⅲ染色测定主动脉斑块阳性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不同心肌区域和主动脉血管壁CD34阳性反应强度,测定不同心肌区域新生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心肌中的表达。结果:高脂组血脂水平进行性增高。高脂组主动脉斑块阳性面积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心肌正常区、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CD34阳性反应强度和新生血管密度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的表达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为梗死边缘区最高,梗死区次之,正常区最低。在高脂组和对照组主动脉:CD34阳性反应强度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的表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高脂组强于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心肌中均有血管新生的参与。

  • 【会议录名称】 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0-11-05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R542.22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