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ipkin骨折的临床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涛马宝通庞贵根

【机构】 天津医院创伤病区

【摘要】 目的:评价Pipkin骨折常用的Pipkin分型对此种损伤预后的指导意义,获得各型损伤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研究复位时间和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Pipkin骨折预后的相关性影响。方法:回顾天津市天津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天津医院治疗的全部Pipkin骨折病例的原始病历71例,经筛选和随访获得63例患者的详细资料。依据Thompson Epstein的临床和影像学评定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定获得结果。对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复位时间,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Pipkin骨折预后的相关性影响,提出Pipkin分型和Brumback分型方法对此种损伤预后的指导意义并完善Pipkin骨折的分型方法。结果:1.复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Pipkin骨折的髋关节脱位在受伤后6小时内复位与6-24小时复位对Pipkin骨折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891大于0.05)。2.复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Pipkin骨折的髋关节脱位在受伤后24小时内复位与超过24小时复位对Pipkin骨折预后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小于0.05)。3.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PipkinⅠ,Ⅱ型损伤与PipkinⅠ,Ⅱ型损伤合并髋臼后缘小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916大于0.05)。4.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PipkinⅠ,Ⅱ型损伤与PipkinⅠ,Ⅱ型损伤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1小于0.05)。5.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PipkinⅠ型损伤与PipkinⅠ型损伤合并髋臼缘小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经牵引与手术治疗后预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615大于0.05)。结论:1.PipkinⅠ型损伤与PipkinⅡ型损伤临床发生率之比为4-5:1。2.Pipkin骨折的髋关节脱位应在伤后24小时内予以复位,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3.PipkinⅠ型骨折脱位复位后,如果股骨头骨折解剖复位或呈同心圆状复位,关节稳定,关节内无碎骨片,完全可以通过牵引治疗获得与手术同样满意的治疗效果。4.Pipkin骨折的Pipkin分类方法应进一步得到完善。由于PipkinⅠ,Ⅱ型损伤与PipkinⅠ,Ⅱ型损伤合并髋臼后缘小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而PipkinⅠ,Ⅱ型损伤与PipkinⅠ,Ⅱ型损伤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预后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借鉴Brumback分型方法,PipkinⅠ,Ⅱ,Ⅲ型损伤合并髋臼后缘小骨折的PipkinⅣ型损伤划归PipkinⅠ,Ⅱ,Ⅲ型损伤。而PipkinⅣ型损伤应指PipkinⅠ,Ⅱ,Ⅲ型损伤合并髋臼后较大骨折片,关节不稳定型的损伤。此外,对于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骨折还累及股骨颈和转子间区的Pipkin损伤,临床治疗比较棘手,预后结果比较差,因此建议将此类损伤划为特殊的PipkinⅢ型损伤。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
  • 【会议录名称】 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9-09-19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南宁
  • 【分类号】R683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