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医体质和HBV感染结局相关
【机构】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体质类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临床状态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20例、慢性HBV携带者(ASC组)60例、自限性HBV感染者(SRHB组)60例,以王琦体质分类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比较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平和质在ASC组和SRHB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CHB组的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OR=0.161,95%CI:0.076-0.34;p<0.01,OR=0.285,95%CI:0.13-0.62);湿热质在CHB组和SRHB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ASC组的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OR=4.462,95%CI:1.49-13.36;P<0.01,OR=0.07,95%CI:0.02-0.23);阴虚质在CHB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ASC组和SRHB组的分布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OR=3.5,95%CI:1.16-10.60)。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淤血质在三组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体质因素影响HBV感染后的临床结局,阴虚质患者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9-08-20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深圳
- 【分类号】R259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