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丙泊酚(propofol,PPF)后处理对其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Akt、GSK-3β磷酸化的改变,以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120min;丙泊酚后处理组(PPF组),在再灌注前3分钟经股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1.2 mg/kg/h至再灌注后5min,余操作同I/R组;丙泊酚后处理+LY294002组(PPF+LY组),丙泊酚注射前10 min股静脉注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0.3mg/kg),余操作同PPF组。于再灌注120min后处死大鼠,收集心脏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用末端脱氧核苷基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平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活性,用蛋白免疫沉淀法测定Bc1-2、Bax、p-Akt(Ser473)、Akt、p-GSK-3β(Ser9)、GSK-3β及胞浆Cyt c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I/R组相比,PPF组血清CK、LDH活性,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及cytochromec表达明显降低,而Bc1-2/Bax比率,Akt及GSK-3β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多。与PPF组相比,PPF+LY组血清CK、LDH活性和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cytochrome c表达明显增多,Bc1-2/Bax比率,Akt及GSK-3β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减轻心肌I/R引起的心肌细胞破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病理改变,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 【会议录名称】 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08-01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遵义
- 【分类号】R965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贵州省麻醉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