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具有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地域与遗传的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力米提陈开旭任志娟朱红娟单文娟张富春马正海郑秀芬

【机构】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大学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 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东、西欧亚人群交融,对于其起源以及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首次较完整地从遗传学的角度来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探讨新疆不同地域维吾尔族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关系,以释译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起源、人群迁移和外界基因融合,从而为民族学与人类进化研究提供遗传学方面的证据。我们用DNA直接测序方法对来自喀什、和田、阿克苏、阿图什、哈密、库尔勒、吐鲁番、博乐、伊犁和昌吉等10个地区200名维吾尔族无关个体进行mtDNA D-LOOP(nt16024-576的序列分析,根据单倍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新疆维吾尔族群体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地区个体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维吾尔族群体中东亚单倍型和欧洲单倍型占得比例不同,是东亚和欧洲人群的混合。其中,库尔勒、吐鲁番、阿图什和昌吉地区的维吾尔族个体分别具有75%、64.29%、63.15%、62.96%的东亚单倍型,欧洲单倍型的比例少于40%,提示这些地区的维吾尔族人群在遗传上具有更多的蒙古人种特征;喀什、哈密分别拥有54.62%和5 1.02%的东亚单倍型,东亚和欧洲单倍型几乎各半;而东亚单倍型在和田、博乐、阿克苏以及伊利分布则为45.83%、45.45%、33.33%和32.14%,这些地区的维吾尔人群主要表现为欧洲单倍型(60%以上),而东亚遗传特征较少。研究数据充分证明新疆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人群表现出遗传差异,拥有不同的遗传特征;不同地区的人群东亚和欧洲基因融合的比例明显不同,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不同起源或不同的迁移历史。

【关键词】 维吾尔族遗传多样性线粒体DNAD-LOOP
【基金】 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配套项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
  • 【会议时间】2011-08-09
  • 【会议地点】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 【分类号】R394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新疆大学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