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非编码RNA研究的源起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作者】 陈润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摘要】 近年来大量的新的转录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序列绝大部分是可以表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转录出来的非编码RNA,从长度为21-24个碱基的microRNA到长度为kb数量级的Xist,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报告主要介绍RNA研究的兴起以及作者对未来非编码RNA研究方向与重点的一些想法。1、大量长的功能非编码RNA尚未发现尽管长度小于50个碱基的非编码RNA(象:microRNA和piRNA)等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具有功能且长度大于50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当前只是作为个别例子被发现。所以,进一步系统发现新的长非编码RNA,研究它们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2、非编码RNA是生物网络的元件近年来的大量新研究成果表明非编码RNA是许多生命过程中富有活力的参与者。一些科学家认为成千上万非编码RNA分子组成了巨大的分子网络调节着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它们与蛋白质网络相对应,同时这两类网络必然有紧密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更复杂的网络。所以未来的网络至少是双色的才更符合生命活动的实际。3、非编码RNA调节的多样性非编码RNA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的作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报告将以miRNA为例叙述其不同的调节作用。4、NcRNA与疾病紧密相关非编码RNA,特别是miRNA与疾病相关的研究已数不胜数,有些已用于临床,非编码RNA研究是一个紧密结合实际,又可迅速用于实际的领域,应特别关注从基础到应用的转化。
- 【会议录名称】 第五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暨国际生物信息学前沿研讨会高通量时代的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 【会议时间】2012-08-08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Q522
- 【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功能基因组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