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作者】 张洁; 薛晓峰; 魏琦超; 游建; 袁重要; 程婷婷; 王楠; 周岩;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摘要】 本实验利用Floral dip法将EHAl05根癌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耐盐基因SeNHX1(及筛选基因Kanr和报告基因GUS)导入拟南芥Columbia-0中,以期获得转化植株,并探讨不同浓度农杆菌及不同浸染时间、转化缓冲液中不同成分(MS、5%蔗糖及500μL/L的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对转化拟南芥的影响。拟南芥植株在移栽后培养约1.5月,当茎高生长至5cm时,去其顶生花序。继续生长7~9 d,当侧枝长度为2-10cm,植株出现较多未开放的花蕾和极少数的果荚时,即可用于转化。农杆菌在含Kan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培养1.5 d。收集菌体并分别悬浮于下列转化缓冲液:①MS、5%蔗糖、500μL/L的表面活性剂SilwetL-77;②5%蔗糖、500μL/L的表面活性剂SilwetL-77;③MS、5%蔗糖;④MS、500μL/L的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上述四种转化缓冲液酸碱度均为pH 5.8。将拟南芥植株倒置于转化缓冲液中,每种含有农杆菌的转化缓冲液设置3个浓度,OD600值分别为0.752、1.256和1.752,且每种浓度设置3个浸染时间:1.5 min、2.0 min和2.5 min。经浸染后的植株侧置于托盘上,22℃下覆膜培养3~4 d,去膜后培养6 d即可进行第二次浸染,随之覆膜培养1 d,去膜后培养至果荚变黄,收集种子。将T0代种子播种至含有1‰Kan的MS培养基上,萌发后统计出苗率。结果显示,含有农杆菌的转化缓冲液①出苗率最高,②比①略低;③和④明显低于①,其出苗率仅为①的31%和16.7%;浸染浓度为1.752、浸染时间为2.0 min的出苗率最高,达1.86%。对抗性出苗植株进行GUS检测,结果显示,58.3%的植株呈阳性。利用PCR技术对抗性出苗植株进行进一步检测,发现GUS染色中呈阳性的植株和68.7%呈阴性的植株均为阳性。综上所述,转化缓冲液①是最佳配比,其中,MS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转化缓冲液中缺失蔗糖或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时会极大降低出苗率,且蔗糖对植株转化影响最显著。菌液的浸染浓度和浸染时间对出苗率具有较大影响,菌液浓度为1.752、浸染时间为2.0 min是最优浸染组合。本研究耗时80 d左右,目前统计得到1.05%的转化率。对转化植株的进一步分子生物学鉴定还有待于进行。
- 【会议录名称】 “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1-07-16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Q943.2
- 【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