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董世娟朱于敏于瑞嵩李震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摘要】 2010-2011年我国境内的猪流行性腹泻(PED)大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疫苗免疫无法控制疫病流行,因此学者普遍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出现了新的变种。本文综合分析了这个时期国内学者PED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又对国内新近分离的PEDV的11个毒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国内暴发流行的PEDV毒株已远离中国86年分离的毒株和欧洲毒株CV777,成为了一个新的基因型。毒株基因变异应该是造成免疫失败和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毒株的全长基因序列和棘突蛋白(S)基因序列长度有差异,其他基因长度保守性强。S基因的变异率高于其他基因,特别是短期内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S基因。综合分析认为国内变异毒株虽与韩国毒株遗传关系较近,但从境内毒株衍生和进化而来的可能性更大。因2006年已经观察到PEDV的免疫失效和PED流行,2010-2011年PED集中暴发可能是病原长期突变和适应性积累的结果,提示今后应充分发挥全国动物疫病预警网络的作用,加强毒株进化检测和疫病预警,优化疫病的防控手段,降低疫病发生频次和规模,减小疫病发生损失。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动物生态养殖、疫病防控、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3-10-2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徐州
  • 【分类号】S858.28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