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华鳖脾脏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的发现及淋巴细胞迁移的细胞学基础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要】 本文应用光镜和电镜等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白髓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华鳖脾脏椭球血管不同于其它动物,其血管属于高内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柱状或立方形,相当于哺乳动物高内皮微静脉。脾脏内存在血-脾屏结构,一方面可以阻止外来异物抗原(碳粒)进入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特殊临时性通道,允许淋巴细胞在其中迁移,到达PELS。通道结构是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迁移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支持细胞、椭球相关细胞、通道共同构成的复合结构。它们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淋巴细胞运动的微环境。本试验发现淋巴细胞迁移过程如下: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细胞沿着通道,穿过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基膜,到达椭球;淋巴细胞在支持细胞及其突起作用下,顺着通道,从椭球到达PELS外;淋巴细胞与椭球相关细胞及其突起相联系,从PELS外进入PELS。以上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爬行动物淋巴细胞归巢提供了理论基础。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0-08-10
- 【会议地点】中国青海西宁
- 【分类号】S917.4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