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口给予大鼠对硝基苯酚,对氨基苯酚和对硝基苯胺的四周毒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贵霞姚春翥田美湛张秀英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教研室

【摘要】 【目的】硝基苯通过各种暴露途径引起多器官的毒性作用,前期研究结果显示,硝基苯在牛和家禽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对硝基苯酚、对氨基苯酚和对硝基苯胺,有报道表明这些代谢物的毒性强于硝基苯,很容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但是关于三种代谢产物的亚急性毒性的报告很少。本研究观察连续给予硝基苯三种代谢产物对大鼠产生的各种毒性作用及严重程度;【方法】按50mg/kg、10mg/kg、5mg/kg体重连续经口染毒四周,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2周,检测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硝基苯代谢物并不影响大鼠的存活率,但各试验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体重增加程度下降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高刺量组肝脏、脾脏、肾脏脏器系数,中剂量组肝脏脏器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中剂量组脾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低剂量组肝脏和脾脏脏器系数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睾丸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睾丸系数显著降低(p<0.05)。停止染毒恢复期两周后,试验各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液学生化指标除GLU外均极显著或显著性增加。恢复期两周后,各试验组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极显著增加,中剂量组白细胞、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加;高剂量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中剂量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恢复期两周后,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着染毒周期的增长,各试验组MetHb含量逐渐升高。到染毒第4周,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MetHb含量极显著升高:中剂量组显著升高: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实质器官充血变性,肝脏和肾脏内有显著的滴状脂肪变性。小脑血管周围区域有水肿变化和棕色色素沉着。肝脏是影响最严重的器官,2/3的肝小叶发生弥散性坏死。肾脏组织病变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轻微肿胀,脾脏被膜增厚和纤维化,这些变化在高剂量组中表现最明显,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病变较轻。以上这些变化在恢复期逐渐消失或趋向减少。【结论】综合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接触硝基苯代谢物对大鼠的各个脏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9-10-01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S859.7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