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广西猪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
【作者】 赵武; 秦毅斌; 肖爱欢; 李斌; 梁家幸; 刘芳; 何颖; 梁保忠; 黄伟坚;
【机构】 广西兽医研究所;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导致人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且大多都不出现临床症状。猪是HEV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储存器。HE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2Kb,含有3个部分重叠的开发阅读框。HEV分为4个主要的基因型:基因Ⅰ型,流行于亚非多数国家;基因Ⅱ型,流行于墨西哥和非洲;基因Ⅲ型,分布最为广泛,美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多个国家均有报道;基因Ⅳ型,流行于中国、越南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基因Ⅰ型和Ⅱ型HEV以感染人为主,基因Ⅲ型和Ⅳ型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我国人群感染的HEV有基因Ⅰ型和Ⅳ型,且以Ⅳ型占优势;我国猪群中广泛流行基因Ⅳ型的HEV,Ⅲ型的报道仅见于上海。为了解广西地区猪源HE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RT-nPCR方法进行广西猪HE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研究。选取广西各地25个猪场的294份3月龄左右的猪粪便以及采集市场销售的90份猪肝脏,用RT-nPCR方法检测HEV RNA,调查广西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结果,所检测的294份粪便中131份可检测到HEV RNA,阳性率为44.6%;25个猪场中检出HEV RNA的有18个,猪场HEV阳性率为72.0%;90份市售猪肝脏有26份可检测到HEV RNA,肝脏带毒率为28.9%。结果表明,广西猪群普遍存在HEV感染。对获取的39株广西猪HEV部分ORF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及进化分析;39株猪HEV部分ORF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9%~100%,与基因Ⅰ型、Ⅱ型、Ⅲ型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9.1%~84.2%,77.8%~79.7%,76.6%~81.7%;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所有毒株都属于基因Ⅳ型。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10-11
-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石家庄
- 【分类号】S858.28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