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药鸭胆子有效成分现代医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 <正>鸭胆子系苦木科植物的果实,又名老鸦蛋、苦参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本品苦、寒,归大肠、肝经。可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赘疣,常用于治疗痢疾、久泻、疟疾。19世纪末曾被广泛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1973年Kupchan首次报道从鸭胆子中分离得到各种对动物瘤株有生长抑制作用的成分鸭胆宁(brucanti),以后相继从该科30多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系列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并将其用于肿瘤、消化系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近年米研究发现,鸭胆子成分复杂,对多种癌症具有抵抗、逆转和治疗作用,在医药研究领域,倍受研究者的重视。
- 【会议录名称】 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9-08-1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S853.7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