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理学研究及防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钟妮娜吴永刚孙磊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又称猪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全世界均有发生,近10年来,由于养猪业的迅猛发展,此病的流行程度突然增加,对养猪业的危害也日益增大,特别对大规模高密度的养猪业危害严重。2002年11月期间,四川某外种猪场断奶和保育舍仔猪发生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眼结膜发绀、水肿,大小关节肿大,行走困难等主要症状。发病率30%,死亡率20%。作者对15例发病和死亡的仔猪进行剖检,结果发现: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纤维素性肺炎;纤维素性腹膜炎,其肝、脾、肠、淋巴结等表面附有大量的淡黄色浓性纤维素,肠道发生粘连。关节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水肿液流出。镜下可见肺脏为纤维素性肺炎的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心外膜上渗出大量纤维素和炎症细胞;肝、脾、淋巴结等器管被膜和实质区可见大量纤维素沉着,小血管内可见纤维素性透明血栓。脑膜血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取心血、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并将病菌通过血液琼脂平皿培养;生长因子需要试验;生化试验等证实为猪副嗜血杆菌病。随后,对该猪场的仔猪和母猪进行猪副嗜血杆菌病疫苗紧急接种,同时,采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预混料1000g/吨,对整个猪场进行治疗,出现症状的病猪肌注氟苯尼考或磺胺类药物针剂,一周内该病得以控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09-24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雅安
  • 【分类号】S858.28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四川农业大学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