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亲属探测的男性优势:来自ERP的证据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伍海燕刘超罗跃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摘要】 作为一种研究亲属探测的线索,人类可以通过人脸与自我的相似性得到对亲属关系的推断。由于父母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可能使得男性表现出更多的易受对人脸自我相似性的影响。即男性对与自己的后代的探测更为敏感。然而,这种性别差异在一些人脸自我相似性和社会认知的研究中未得到证实。在本实验中,我们考察了基于面孔的自我相似的面孔加工的脑机制。我们假设自我相似的成人面孔能更好的被探测并且能通过ERP成分反映出来,男性会表现出对自我相似性儿童的面孔探测的加工优势,而ERP模式尤其是LPC或者P300成分能够体现出这种男性优势。北京公开招募的40名成年被试(男女各20人)参加了本研究。本研究为一个以性别为被试间变量,以年龄(成人-儿童)和合成类型(自我合成,他人合成)为被试内变量的2(两个水平:男性、女性)×2(年龄:成人、儿童)×2(合成类型:自我合成、他人合成)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任务采用的是外显的自我相似性判断的迫选任务,即给被试观看四种合成图片,要求被试判断该人脸是否与自己相似。行为结果中女性被试在自我相似的儿童面孔反应时更长且反应变异更大,信号检测分析的结果也发现了男性优势。ERP结果中的男性优势反映在一个稳定的合成类型×性别的交互作用(从N2、P250、N300到LPC),这种交互在儿童面孔中尤其明显。综合行为结果和这一连续的男性对自我相似性面孔尤其的儿童面孔加工的优势和ERP模式,我们的结果支持父母不确定性的不对称性假设支持的男性在亲属探测中存在进化出的优势机制,这种机制在ERP模式上从200ms就开始体现为更正向的ERP电位。

【关键词】 亲属探测男性优势面孔ERP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2-11-30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B841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