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EG介导的甘蓝根肿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杜艳李建斌乔俊卿王神云梁雪杰刘邮洲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摘要】 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的甘蓝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甘蓝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致病相关基因,分析其功能和调控机制,从而更好地完善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相关机制。其中,可遗传操作体系是研究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的关键技术,是研究病原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分子机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以甘蓝根肿病菌HSP1为供试菌株,通过PEG介导的方法将含有博莱霉素和GFP表达基因的质粒pYF11导入根肿病菌基因组中。在休眠孢子浓度10~8/ml、休眠孢子摇培6h和博来霉素浓度300μg/ml条件下,转化效率可达1000/mg(以单位质量DNA计)。获得的转化菌株通过PCR鉴定、荧光观察和继代培养后,结果表明:GFP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甘蓝根肿病菌的基因组中,转化菌株可以发出清晰的绿色荧光。经3代培养后,转化菌株的博莱霉素抗性和GFP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因此,本研究建立了PEG介导的根肿菌遗传转化系统,为研究根肿菌的致病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工具,同时,为探索该病原菌的侵染机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制定长期有效的根肿病防治策略。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40748;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2058
  • 【会议录名称】 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11-05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S436.35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