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对亚洲玉米螟为害影响初探
【作者】 类成平; 张统书; 胡志凤; 杨哲; 张明珠; 钱海涛; 董辉; 丛斌;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摘要】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伴随着玉米高密度种植的推广,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为害情况势必随之发生变化。为明确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对亚洲玉米螟为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2012年于沈阳比较了不同密度种植玉米田的玉米螟为害各项指标及玉米产量的差异。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玉米品种选用大面积种植的郑单958,设置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5 000株/亩4个密度,每处理3个小区。结果表明:心叶期为害:郑单958在5 000株/亩密度时心叶期被害率与4 500株/亩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密度(P≤0.05);穗期为害:单位面积的虫孔数、幼虫数和雌穗被害率均随密度增大而增加;5 000株/亩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P≤0.05);玉米产量:密度与百粒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在单位面积产量和单穗产量上4个密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螟的为害有加重趋势;但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较多,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026)
- 【会议录名称】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S435.132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